蒲公英的特点有哪些,种植成本需要多少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畜禽养殖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蒲公英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华北、华中、华东、东北等区的许多地方,春、夏、秋三季,田野、路旁、山坡,以及房前屋后,均有蒲公英生长,是最常见的野生花草之一,平白无奇的蒲公英真的那么普通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蒲公英的特点到底有哪些吧!
蒲公英的药用价值高
蒲公英能治病疗疾,古籍早有记载。长期大量事实证明,蒲公英是一味珍贵的中草药,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炎、凉血、利尿、利胆、轻泻、健胃、防癌等多种功能,主治急性乳腺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疗毒疮肿、急性结膜炎、咽炎、感冒发烧、急性扁桃体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肺炎、胆囊炎、急慢性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骨髓炎、阴道炎、盆腔炎、十二指溃疡、痤疮、粉刺、结石症、以及多种癌症等数十种病症。
蒲公英的食疗效果好
蒲公英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均为营养丰富的特种蔬菜,鲜嫩蒲公英全草的可食部分约为84%,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4.8克、脂肪1.1克、糖类5.0克、粗纤维2.1克、钙216.0毫克、磷93.0毫克、铁10.2毫克、胡萝卜素7.35毫克、维生素B10.03毫克、维生素B20.39毫克、维生素C47.0毫克、尼克酸1.9克,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蒲公英的美容作用好
蒲公英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高,是食疗佳蔬、疗疾良药,而且也在美容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不论你是干性皮肤、油性皮肤、老化皮肤,还是雀斑、色素斑、皮肤炎、粉刺,以及痤疮、须疮、白发、脱发等,蒲公英都能帮你消除“美中不足”,摆脱烦恼,使你“白壁无瑕”,容光焕发,如蒲公英与连翘、木贼配伍可用于皮肤保健,蒲公英与马齿苋配伍可用于治疗油彩皮炎,蒲公英煎汁后过滤取汁涂抹面部可以用于治疗干性皮肤,蒲公英捣烂后掺入蜂蜜可以用于治皱老皮肤,蒲公英鲜花煮汁早晚涂面部可用于治雀斑、色素斑,蒲公英汁、香芹菜汁混匀后作润肤液可用于治疗白化色素斑等。
蒲公英可以用作兽药
蒲公英不仅是人类的食疗佳蔬和疗疾良药,而且也能在畜牧兽医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既可作为珍贵的饲料添加剂,又可治疗多种家畜的多种疾病。如蒲公英全草加水煮汁灌服可治疗家畜上呼吸道感染,蒲公英煎水热洗患部可治疗家畜乳房炎,蒲公英、紫花地丁、冬瓜子配伍可治疗家畜肺气肿、发烧气喘,蒲公英与茵陈蒿配伍可治疗羊尿涩疼、发烧肚胀,蒲公英、王不留行共研细末以黄酒、红糖为引可治疗母畜缺乳,蒲公英煎汁加白糖调服可治疗牛、马鼻出血,蒲公英、杏仁、明矾煎汁温服可治疗牛、马喉炎,蒲公英、黄菊花共捣烂敷患处可治疗家畜痈肿疗疮等。
蒲公英较高观赏价值
1、蒲公英的内秀表现:①朴实无华,长势极旺,颇为状观。②春、秋两次开花,春季花期极早。③花虽不大,不及牡丹、玫瑰、樱花之艳丽,但其花量大而纯,别具一格,也颇受人们喜爱。④用途广,可一举多得,事半而功倍。
2、生命力极强的表现:①种植一次,可利用多年。②花罢成絮,因风而飞,落湿地即生。③不择土壤,虽瘦薄之地,也可茁壮成长。④耐寒、耐热、耐旱、耐涝、抗病虫,自然灾害极少。⑤可与各种杂草抗争,并战而胜之。
蒲公英的特点有哪些,种植成本需要多少推荐知识
NuilunseeOverseasStudy隶属于中悦印私人出入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留学品牌,由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知名高校校友共同创办。致力于打造全新的留学平台,从留学到归国,让留学生不再为生活烦恼,海归不再为工作烦恼。凭借丰富的国内外规划和应用经验,新伦...
六年级学生一分钟能分解多少个分数的问题并不是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都不一样。它们必须以不同的速度计算。分数除法的另一个问题是它有文字问题,有计算问题,你不知道你能做多少,它很简单,也很复杂。...
浙南龙泉青瓷,浙江龙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龙泉青瓷的烧制始于1700多年前,在宋代达到了顶峰。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要求最高、生产规模和出口范围最大的历史青瓷窑之一。 2003年2月14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浙江信用社2022年存款利率为:活期存款年利率0.385%,定期存款年利率1年1.5%,2年2.1%,3年2.75%。...
阅读证书大概200字,成绩单比较多,应该在300字左右。...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蒲公英的特点有哪些,种植成本需要多少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畜禽养殖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畜禽养殖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畜禽养殖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shichangquan.com/article/11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