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高产种植技术,种植前景如何?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畜禽养殖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知母也叫毛知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它有很强的抗旱抗寒能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首选品种,它在全年各个季节都能播种,但主要以春播或夏播。知母为常用中药材,被社会广泛使用。
选地整地
选向阳、 排水良好、 土质疏松的腐殖土或砂壤土,每亩施腐熟的厩肥2000-3000公斤,饼肥40-50公斤,磷肥30公斤,均匀撒入地内,耕地20厘米深,整平做畦,畦宽130厘米。
种植方法
1、种子繁殖:知母种子,于大暑前后陆续成熟。采收后脱粒去净杂质,存放于通风干燥处备用。种子繁殖可春播与秋播。春播4月份;秋播10-11月。在整好的畦内,按30-35 厘米行距开2厘米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搂平,稍镇压,浇水。保持地面湿润,20天左右出苗。每亩约需种子1-1.5公斤。秋播发芽率高,出苗整齐。
2、分根繁殖:春栽于解冻后、发芽前,秋栽于地上茎叶枯黄后进行。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15-20厘米开穴,穴深7厘米。将刨出的知母地下根茎剪去残茎叶及须根,把有芽头的根茎掰成4-7厘米长的小段,每穴放一段,芽头朝上。覆土、浇水。也可在栽种前灌1次大水,再整地做畦栽种,但畦面不要过湿,以防烂根。每亩需种根茎90公斤。
田间管理
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约20天左右出苗。苗高3-4厘米时松土锄草,苗高7-10厘米时,按15-20厘米的株距定苗。苗期如气候干燥,应适当浇水。用根茎分株栽培的知母上年生长较慢,应浇小水。第2年生长旺盛,需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分根栽种的当年和种子直播的第2年,在苗高15-20厘米时,每亩追施过磷酸钙20公斤加硫酸铵10公斤。在行间开沟,施后结合松土将肥料埋入土内。如不需留种,应及时剪去花葶。高温多雨季节要注意排除积水。
病虫害防治
知母的抗病害能力较强,一般不需用农药进行特殊防治。主要虫害有蛴螬,危害幼苗及根茎。用常规方法防治。
采收及加工
1、采收
家种知母和野生知母均在春秋两季采刨。春季于解冻后,发芽前,秋季于地上茎叶枯黄后至上冻前。用镐将地下根茎刨出,去掉茎叶须根及泥土即为鲜知母。春秋两季适时采刨的鲜知母折干率高,质量好。野生知母一般以秋季收获为宜。因为春季发芽前不易发现,而发芽后采刨对商品质量有一定影响。家种知母的收获期,用种子繁殖需4-5年,用根茎繁殖一般为3-4年。
2、毛知母
①晾晒法。将收获的鲜知母放在阳光充足的空场或晾台上,边堆边摔打,每7天翻倒1次,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晒干即为毛知母。一般约需60-70天。
②烘干法。将鲜知母置于烘房火炕上,边烘烤边翻动,使其受热均匀,至半干时,取出放到晾台晾晒,拣湿度大的继续烘烤,至八、九成干时,再晾晒,再次进行挑选。这样经过两进两出,即可干燥。烘烤不宜操之过急,防止烤焦。
3、知母肉
趁鲜刮净外皮晒干即为知母肉。如阳光充足,一般2-3天晒干。
知母高产种植技术,种植前景如何?推荐知识
不能 顺丰仓管员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公司仓库的日常管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负责办理公司货物进出库手续并进行登记管理;2.根据公司情况和要求编制公司产品库存表,并在库存表上准确登记仓库产品的库存数量、型号、数据等产品信息;3.能更好的配合公司采购和发货;4....
蒋欣的代表作是《甄嬛传》 2004年的《仙剑奇侠传一》是由胡歌、刘亦菲、安以轩主演的童话剧,曾掀起剧热,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姜欣也在剧中出演过,饰演的女花园,和蜀山派的姜明有过一段爱情,他们的爱情也是这部剧的一大亮点,不知道你有没有印象?蒋欣当时并不出名,但...
公共开支通常不会造成财政负担。2.公共开支通常是商定的。而且私人的钱是免费的,毕业后你可以留在海外发达国家,你可以咨询顺顺留学...
科颜氏白泥洁面乳不应该每天使用 它的清洁能力比较强,如果频繁使用会破坏皮肤屏障,造成比较严重的皮肤问题。专家建议,皮肤干燥的人一周最多只用一次,其他肤质的人一周最多用两次,而且时间不要过长。最好按照说明去做。...
是否在换刀时不小心按下了复位键,导致刀库上面的主轴不能移动,手动模式不好,三轴不能移动。 按下急停按钮,把机器滚回原来的位置,但刀库一定是一团糟。工具库重组,登陆屏幕操作。 手动将机械手放回正常位置,然后自动换刀(机械手不在正确位置不能移动主轴,机器保...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知母高产种植技术,种植前景如何?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畜禽养殖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畜禽养殖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畜禽养殖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shichangquan.com/article/11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