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经济作物
  3. 马铃薯施肥技术要点,你知道几点

马铃薯施肥技术要点,你知道几点

简介:关于马铃薯施肥技术要点,你知道几点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经济作物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今天,我将谈谈马铃薯施肥技术的要点。让我告诉你吧。

马铃薯施肥原则

马铃薯施肥原则如下:前促后控后保。在早期,马铃薯应尽早生长发育,分支多,形成一定的高产苗种,氮磷应为主要肥料。出苗后60天内施用90%的肥料;茎和叶的生长应控制在中期,以防止过度生长,从而促进地下块茎的形成和扩展。叶片颜色不应该在后期过早变黄,以维持叶片的光合效率。为地下块茎的膨胀制造更多的营养。钾肥是主要肥料,氮肥应适当施用。所有肥料应在收获前30天施用。

二是根据肥料吸收的特点采取施肥措施

(1)施用足够的基肥

马铃薯施肥主要以基肥为主,占肥料总量的60%-70%。施用基肥可增产5%-8%。底肥在整地或覆土时施用,播种后每亩覆盖蘑菇土2000-2500公斤,然后覆盖秸秆150公斤。三天后,施用50%氮肥、40%钾肥和100%磷肥,每亩同时施用2公斤硫。施肥方法主要是条施,其次是覆土。秸秆覆盖不仅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而且使生产出来的马铃薯片表面光滑有光泽,改善了马铃薯产品的外观,增加了腐烂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2)表层敷料的早期应用

追施氮肥不应太晚,尤其是后期,以免茎叶过度生长,影响块茎的膨大和品质。中后期主要施用钾肥。可分2-3次施用,幼苗盛开时第一次施肥,促进早期生长,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此时,氮肥占施氮总量的30%,钾肥占施钾总量的20%。施水时,沟底留有一个浅层,施水后应立即排水。

出芽时第二次追肥可以促进茎叶的连续生长,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有利于块茎的扩大。这种追肥通常占施氮总量的20%,施钾总量的40%。追肥应该在下午进行,并且应该防止肥料接触叶子。施肥后应立即浇水,以加速肥料的溶解,同时清理叶子。试验表明,后期增加钾肥施用量,比对照增产3%-6%,正品率提高2%-3%。今后,如果苗木施肥,每亩苗木势差,应施用4-5公斤进口复合肥。

(3)根外适当追肥

马铃薯对钙、镁、硫等中微量元素有很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质量,追肥可以在根外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每亩喷施200克400倍高乐叶面肥,早期采用高氮型,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高钾型在收获后40天使用,每7-10天喷洒一次,以防止过早老化和加速淀粉积累。

三、根据生育期,选择肥料品种

在马铃薯生产早期,施用足量的基肥可以促进叶片繁茂,根系发达。常用肥料:尿素是主要的氮肥。尿素肥料性质温和,不易烧苗和根

马铃薯施肥技术要点,你知道几点推荐知识

广州学生出国留学需要什么条件

在澳大利亚学习,你只需要你的学习成绩和英语成绩达到学校的入学要求,通常不需要其他活动、奖励等。此外,你的经济状况也足以支付在澳大利亚学习的费用。目前,在澳大利亚学习的平均费用为每年20-30万元人民币,包括学费和生活费。...

姚笛玉楼春结局

姚頔珠最终和二少爷在一起,因为姚頔珠原本注定要嫁给二少爷。后来,姚地珠和二少爷在出国境的时候相遇了,两人已经相爱了,二少爷回到京城后,他们就结婚了。...

瑞典fallkniven刀怎么样

好。 Fallkniven是一家世界知名的刀具公司,也是瑞典领先的刀具工厂,位于瑞典北部。森林覆盖率占陆地总面积的80%,三面环海,多山。林业和渔业是瑞典人的基础产业,他们在狩猎、捕鱼、露营和探险方面有几十年的经验。我们从实际经验中知道哪种刀效果最好。...

广州美国高中留学

高中生和中学生出国接受教育已经不是新闻了。在我初中的时候,我的父母想送我出国留学。当时明慧大学留学学院的老师也告诉我,申请美国留学的学生可以更快地适应当地的文化和生活。 此外,在申请过程中,我了解到学生除了语言表现外,还要有优秀的学习成绩。申请美国高中时,申请...

万年青可以和什么植物一起养

常绿植物可以和绿色植物一起饲养常绿植物和绿色植物都是有叶植物、阴植物。通常有些宾馆的银行大厅都是绿色植物和常绿植物一起摆放的。 盆栽夏季最好放置在室内距南侧窗台约80厘米处或室外阴凉处,避免强光直射阳光,否则叶片容易晒伤。除了充足的浇水外,还应该每天早晚在...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马铃薯施肥技术要点,你知道几点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经济作物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经济作物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经济作物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经济作物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shichangquan.com/article/12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