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房报价(价格暴涨4倍)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农业资讯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疫情爆发前,向洛杉矶租用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需要3000-4000美元。现在(今年7月底)要12000-15000美元。”外贸人麦启峰算了一笔账。“按照一个柜子装6000双鞋来算,每双鞋的运输成本从3块多涨到10块人民币,翻了三倍。”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根据全球集装箱运费指数FBX,9月份,从中国港口到北美东海岸港口的集装箱运费最高价格超过3万美元,最低价格达到2万美元。
高昂的运费让货主吃不消,尤其是玩具、廉价服装等低价产品的出口商。
“我只是报了价格。货物价值5000(美元),海运费14900(美元)。”有人在网上发了订单。“(近一年来)这类货物价值低于运费的情况经常出现。”深圳一家上市物流公司的总经理卢鹏飞告诉南方视窗。
为了不违约,今年已经还了两百万运费,一个货主说。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外贸首当其冲;但下半年外贸触底超预期。据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长20%以上。
大量集装箱滞留在欧美港口。
在需求回暖的A端背后,外贸行业面临的是B端风险:运输成本飙升,利润增长承压,资金风险上升,1.8亿外贸人受到影响。这也关系到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不断上涨的物流成本正在推高高原物资和消费品的价格,影响我们的钱袋子。
陆海物流中,海运费的激增最为突出,表现为集装箱运费的激增。
集装箱是高效装运货物的标准化设备,也是20世纪物流业的创新发明。它使得单一商品的平均运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其运价变化与全球经济的晴雨气候产生共振。
集装箱运价暴涨暴露了全球运力供需失衡、资源错配、流动受阻的现实。
00-1010集装箱运费贵,重要原因是运输需求剧增,但运力供给不足。
2020年,中国疫情首次得到控制,启封开始,但欧美和东南亚疫情反复恶化,封锁停止工作,从而刺激全球对中国出口的依赖。同时,因为疫情在东南亚国家蔓延,竞争力减弱,“订单需求和产能都集中在中国,放大了我们出口的增速。”卢鹏飞告诉《南方之窗》。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我国出口总值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20%以上。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前4个月,我国出口商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东盟。
2020年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金额及占比(金额单位:亿元)(截图自《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21年春))
由于运输量大、价格低的优势,航运是世界贸易的支柱。根据航运服务公司克拉克森的统计,按重量计算,2020年海上贸易将占全球贸易额的89%,中国海上货运量居世界第一。
但从2020年开始,运力严重不足,集装箱因缺而涨价。
根据全球供应链咨询公司sea-intelligence的数据,自2020年8月以来,亚洲一直面临严重的集装箱短缺问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年1月。在最坏的情况下,有一百万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缺口。即使在今年第一季度,北美空箱出口增速是2019年的两倍,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
从中国/东亚到北美东海岸的集装箱运费周价格曲线(来源:FBX指数)
易茗记得在今年的二月和三月,集装箱短缺,没有集装箱可用。虽然他的公司现在基本可以订集装箱,但是在市场上还是供不应求。“现在价格还在涨,涨的很慢,但还没到顶。很难说。”齐鸣说。
丹麦航运咨询公司Vespucci Maritime对集装箱错配问题进行了回顾性分析。2020年春天,疫情导致消费需求下降。船公司取消了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大量航线,船公司也相继停航。
。后果是,不仅亚洲的货送不出去,空集装箱也回不来。下半年消费需求回升,航线和空箱供不应求,空集装箱大量滞留欧美,最需要它的中国却“一柜难求”。“供需倒挂的时候,船公司调整了价格,集装箱运价开始上扬。”陆鹏飞说。
一个插曲是,9月8日,一艘建造于2009年的老龄巴拿马型货轮MV Synergy Oakland刷新了租船合同金额记录——每天租金高达20万美元,成为行业“天价”。
这是个什么概念?与它同一年建造、同是巴拿马型、但在2016年报废的IndiaRickmers,当时船舶估值网站VesselsValue对它的估价仅为587万美元,略高于废料价值,放到今天还不够租一个月。没成想,5年后的今天,年老的巨型船竟成了身价不菲的摇钱树。
疫情之前,被送去报废的船越来越年轻
一个段子充分概括:恭喜各大船东度过了一个跑一趟船就可以赚一条船的大航海时代。
依赖集装箱航运,船公司集体赚得盆满钵满。全球TOP5的中远海控今年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31.6倍,近一年的股价暴涨近10倍。后起之秀的以色列船公司“以星航运”,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13倍。
“海运费涨,外贸单起飞,加班到秃头,但利润全贴给了船公司。”这条留言则道出了其余外贸人的无奈。
大塞港
难处不止于此。
困住集装箱,难坏了外贸人的是:港口拥堵、船期延误、装卸缓慢,全球大循环中,运输的毛细血管在多个节点遭遇血栓。
“柜子靠抢,提前装货,有落箱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延后装,还可能有被船公司截单、缺柜赶不上船期的风险。就算顺利海放(注:报海关放行)码放(注:码头货物放好位置),船还不一定准时开,(开了之后)船期经常乱七八糟,直达变中转,时不时还通知停靠。”一位外贸人接着诉苦,“塞港啊,比塞车还厉害。”
全球货轮实时定位地图
据船舶服务商Seaexplore报告,截至9月13日,全球有超过349艘船舶滞留在港口外,海事信息网splash247报告,7月,全球有116个港口宣告拥堵。
港口拥堵直接导致了船舶延误。“之前集装箱从中国港口运到欧洲港口基本是35天,现在50天都不意外。”齐一鸣告诉南风窗。
迟到的船只数量惊人。据Sea-Intelligence统计,2021年1~5月,有343艘船舶延迟到港超过14天,比2012~2019年8年的延误数量之和还要多。
亚洲-北美航线船只延误情况
“船期延误,随时被客户邮件催命,现在一看到客户物流部的邮件我就ptsd了,做梦都是货没到,客户要停线要投诉。”一位珠三角地区的外贸人为此焦虑了一年。
塞港延误、运输不畅的损耗不容小觑。
Sea-Intelligence报告指出,全球来看,2月是港口拥堵高峰期,近12%的全球集装箱运力因船舶延误白白消耗,这相当于280万标准箱的运力,到4月,仍浪费了相当于210万个标准箱的运力。
这是个什么概念?
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货轮(注:单船可搭载1.8万个标准箱及以上),总容量约为270万个标准箱。这意味着,今年2月,拥堵延误浪费的运力,其破坏力就像:现有“能打”的船队中,“最能打”的那批超大型货轮全体躺平。
今年3月,一装载2万个集装箱的巴拿马型船Ever Given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导致运河封锁,使得全球运力减少6%
拥堵和延误之所以严重,主要是因为港口的装卸处理效率大幅度降低了。
齐一鸣告诉南风窗,每个港口都会对船只、人员、货物进行疫情防控检查,每次检查都耗费更长的时间:“现在国外的船到中国港口,基本上得在锚地停留10天才允许进港,疫情之前是24小时或者48小时。”
这带来了连锁反应:航程历时变长,船回港慢了,一艘船往返次数也跟着减少,运力因此无法充分发挥。
船进港之后,起始地要发货和装货,目的地要卸货和提货,同样因为疫情防控,这些流程都更费时。“每个环节都多那么几天,加起来整个供应链延误更加严重,也是一个恶性循环了。”陆鹏飞说。
停放在港口上等待卸货的集装箱
装卸效率降低,劳动力短缺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海员到港口工人,再到卡车司机,工人缺口很大。早在疫情之前,因为工资低、劳动强度大,这些岗位就有大量工人流失;更不用说,疫情让工人病的病,受困的受困,清关交接程序更加严格。
美国卡车运输协会(ATA)报告,早在2019年,美国就已经缺少6万名卡车司机,疫情让缺口进一步扩大。今年9月,英国最大的物流外包商负责人也警告说,英国急需至少10万名卡车司机把货从港口送到超市上架。
同时,劳资纠纷引发的罢工,也给劳动力和运力短缺问题火上浇油。
8月22日,韩国集装箱运输公司HMM,九成工会成员投票支持罢工,因为公司管理层拒绝为他们大幅加薪,而2020年,多年亏损的HMM取得有史以来的最佳收益。
韩国集装箱运输公司HMM船员投票罢工
就这样,处理集装箱货物的压力一步步传导到港口、仓库、工厂,造成更大范围的积压和延误。
7月28日,一位中国外贸人在网上留言就此诉苦:“今年做了几个大牌运动服单子,到现在还有很多货没有出,大几百万压了半年哪里吃得消,加上订单是前年签的,如今原材料涨价涨得眼泪都掉出来。”
“我们公司大概每个月收3-4个柜的货,海运费猛涨导致我们的售价也翻倍,竞争力就会下降,我们就选择一些拖着不运,国内工厂老板就积压几个柜的货,没地方放也头疼。”另一则留言写道。
运力短缺,塞港误船,全球同此凉热;供应链上下游,利益相关,各自渡劫。
流动!流动!
为适应运力短缺,采购方式出现了新变化。
“运价风险太高了,这种情况下一些客户宁愿改成小订单,一次只要五分之一、十分之一个集装箱的货,以前一个月发一次,现在每周或每五天发一次货。”陆鹏飞告诉南风窗,这种“量小多餐”的模式,也是新近热门的规避运价风险、减少积压仓储成本的方式之一。
另一些大客户绕开船公司,自己包船。“租船的价格没有集装箱海运费上涨得这么厉害,成本相对低,更有利可图。”陆鹏飞还注意到,贸易结算方式也有了变化。“比如以前是月结,现在订舱先付一部分,装船之后再付一部分,大家都会降低应收款,降低风险。”
但大环境之中,局部调整的影响力仍有限。
对货量小、价值低的中小外贸企业,尤其是早前已经签订合同,且以CIF方式(卖方包运费的到岸价格)交易的企业,高昂的运费仍然命中其要害,损失惨重。
陆鹏飞举了一个例子:“一个货值20万美元的集装箱,按制造业15%的理想利润计算是3万美元,现在做CIF的,运费从3000变成1万多,利润就缩水了,除非是高端产品或有垄断地位的产品,否则赚不到太多钱。”
价值1万美元的货物,从2020年初到2021年初,即期费率从货值的30%上升至80%,这意味着利润的缩水
麦其峰所在的公司是以FOB(买方承担运费的离岸价格)交易,他表示,表面上看损失小一些,但也导致客户迟迟不出货,仓库积压影响流动资金。
齐一鸣对南风窗透露,他所在的货代公司,尽管单票利润比之前更高,但货量更小,“虽然效益跟前几年差不多,但垫付运费要的资金更多了,流动资金少,风险大多了。”
做仓库集货的陆鹏飞最担心“跳港”,也就是接到船不挂靠深圳港口的消息,仓库将有爆仓压力。
对货代来说,存货时间越长成本越高,仓库尽管仍有收入进账,但在陆鹏飞看来,这并不是好事:“仓库不是靠存货,而是要靠周转来赚钱。说白了,存货对双方都不好。”
同样等待流动的,还有下不了船的海员。
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统计,全球每天有近100万名海员在工作,截至2021年7月,约有25万名海员仍留在商船上,合同已到期但无法遣返。
海员写在船上的抗议标语
海事劳工公约(MLC)规定,海员在船上工作的最长连续期限为11个月。国际劳工组织称,数十万海员在连续工作11个月后仍被要求留在船上,部分海员已经18个月没有回家。
乌拉号船员睡在科威特港口的甲板上
长时间滞留海上已经影响到海员的身心健康,身心疲惫的海员卷入海上事故的风险更高,急需同等数量的海员接替。
物流物流,关键在“流”,流动和周转,是它的生命。货要走,仓库迎来送往;工厂、企业需要资金流动周转,投入再生产;人需要返回陆地,回家休整。
海运费暴涨、集装箱短缺、滞港爆仓是航运混乱和阻滞的缩影,环环相扣的是各环节人力、物力资源的短缺,我们看到的是,新旧问题在疫情期间的叠加和集中爆发,影响着全球贸易和经济动脉,借着蝴蝶效应,渗透进普通人的生活。
“这是一整个供应链的事。除非疫情完全控制,全部产能如期释放,我们才能看得到全行业向好的希望。”陆鹏飞说。
(文中麦其峰、陆鹏飞、齐一鸣为化名)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施晶晶
编辑 | 苏米
排版 | 八斤
集装箱房报价(价格暴涨4倍)推荐知识
广元白龙捕鱼是禁止不允许捕鱼的,捕鱼期间禁止一切捕鱼行为,当然包括捕鱼。但是你应该能够在不被抓住的情况下钓鱼。 其实不只是白龙湖,广元其他湖泊在捕鱼季节都是不允许捕鱼的,一般来说,白龙湖在每年的3月1日到6月30日是禁渔期。总共四个月。...
健康。 fangprose是乔丹麾下为实战设计的篮球鞋。这双鞋的整体质量很轻。中底装有2cm大碳板,碳板厚度约3mm。 这些蓝色球鞋非常出色,无论是在运动中的减震和跳跃,还是在运动中的保护和支撑。透气性也相当好。...
速达卓越音响是惠州市德赛四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 德赛四维,全称惠州市德赛四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德赛四维,股票代码002920,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电子企业之一。...
美国大学在线申请中需要填写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项:个人信息(PersonalInformation)、联系方式 信息(联系信息)、申请信息(申请信息)、教育历史(教育背景)、考试成绩 信息(考试信息),凭证 上传、推荐等。整个网络应用系统是相当复杂的,有很多需...
是的,我做了。我在电视剧《天启》里演情侣 2020年,49岁的闫妮和38岁的胡歌出演了一对情侣,起初观众很难接受,但由于他们的演技出色,收视率很高。...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集装箱房报价(价格暴涨4倍)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农业资讯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农业资讯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农业资讯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农业资讯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shichangquan.com/article/43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