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经济作物
  3.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措施,如何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措施,如何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简介:关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措施,如何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经济作物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常见问题】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专家解答】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秸秆还田。每亩地秸秆还田量不少于300千克,该技术模式通过学习机械化操作,将作物秸杆粉碎处理,并添加秸秆腐熟剂后直接翻入土壤,适用作物为玉米,该技术模式的应用范围在降雨量400毫米以上有灌溉保证条件、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秸秆还田技术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技术措施,对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作物的抗旱具有重要意义。技术路线如下。秸秆高留茬还田:秋收-粉碎还田-深翻-镇压。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春季-秸秆-粉碎-快速发酵-还田。   2、有机肥施用。每年深施有机肥2000千克/亩,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两年内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机质提高至10克/千克。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   3、测土配方施肥。平衡土壤中的养分,亩施专用肥不小于25千克。测土施肥技术的核心是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作物生长要求。进行诊断施肥、补偿施肥,并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达到土壤中的养分平衡。技术路线是:采集土壤样品取养分测试技术、肥料配方技术、肥料加工和使用技术,项目区通过定期监测,针对不同作物确定最佳配方,生产和供应适合相应品种和地力条件的专用肥,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   4、深耕深松。深耕、深松的主要目的是加大耕作土层厚度。尽可能多地吸纳秋冬雨水和雪水,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同时结合镇压技术,减少蒸发,蓄水保墒深翻深度达35厘米以上,全面打破犁底层,使耕作层厚度达25厘米以上,促进底土熟化,利于作物根系向深层伸展,雨季能蓄水贮墒,减少地面径流。技术路线是:秋灭茬-秋深翻-秋耙地-镇压-春季播种。通过使用深耕农业机械进行深耕、深松,提高土壤的保水和蓄水能力,过到作物的高产和稳产。   【小编结语】上文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几种方法,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如《土壤有机质有什么作用?》《土壤有机质含量如何测定?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等的,可以关注我们的种植技术栏目。 (第一农经整理)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措施,如何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推荐知识

东北发芽葱种什么品种好

中国大葱植株高大挺拔。株高一般为1.5~1.8米,最高可达2米以上。长约80厘米,厚3.5~5厘米。叶子呈亮绿色,呈管状。叶子直立而致密。风的阻力。单株鲜重800-1200克,可达1.5公斤。质地白嫩,口感香辣甘甜。适用于生食。 葱田 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血龙木手串为啥不沉水

大多数血龙木手串都能沉水,真血龙木颜色是黄色的,木内外颜色相同,没有香味,密度大,能沉水。 真血长木由于含油密度好,多数会有油裂,所以产量低假血长木:色泽鲜红,木外红内白,带点清香,经化学处理后,木松散,不能沉水,所以血长木手串沉水往往是昨夜鉴别真假血长木...

1953年的匈牙利事件引发了哪些外交风波?

1948年起担任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的第一书记的拉西科,盲目发展重工业,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照搬前苏联的模式。1949年,拉西科进行了一次政治“清洗”,处决了外交部长莱克。斯大林于1953年去世,匈牙利的局势开始动摇。 当年6月,在苏联的干预下,拉西科被迫辞去总...

马尾和猪鬃的区别

马尾,顾名思义,是马的尾巴。它像扫帚一样左右摆动,清洁身体,驱赶苍蝇,并具有平衡作用。当马跑得快时,马尾抬高,以保持马的重心平衡,便于调整速度和方向。它的作用就像船的尾舵。马尾辫也是一种重要的出口产品,被用作小提琴的弓弦。马尾韧性强,不易折断,牧区常用来做绳索...

大田后生仔双马尾女孩是谁

《大田后生仔》这个女歌手真他妈屌。作为使这首歌大受欢迎的歌手之一,她受邀在东南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这首经典歌曲。...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措施,如何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经济作物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经济作物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经济作物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经济作物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shichangquan.com/article/5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