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全营养 “四肥” 调理技术(下)的实用技术有哪些?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畜禽养殖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施肥方法和时期
1.有机肥
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有机肥施用量要达到每亩8立方米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3%以上,才能满足果树对营养的需求,且产量控制在亩产1500公斤左右。要根据设计的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使果树能够适量生产出优质果品,又不至于使树势衰弱和导致大小年现象,也不会造成树势太旺。果园较小,有富余劳动力时,可于秋季(9~11月份)进行人工扩穴施肥,即从定植坑向外扩展40~50厘米,把有机肥与表土拌匀后施入,以后逐年秋季进行扩穴施肥,直到株间相连。果园面积较大时,可秋季全园撒施,结合菌肥施用,进行机械深翻20~30厘米。
利用生草制增加有机肥时,生草的方法有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两种方式。适合树下人工种植的草类品种主要有高羊茅、鸭茅草、结缕草、黑麦草、鼠茅草、紫花苜蓿、野豌豆、白三叶草及草木樨等。自然生草方式简单,只是把果园中高大的杂草如蒿草、灰藜、苋菜、芦草、茅草、荻草、苘麻等,以及蔓生的拉拉秧、萝藦、牵牛花等清除即可。可适当浅施氮肥促进草的生长,以氮养碳。每年待草长到50厘米以上时进行割草,割后覆盖于树盘之下,让其自然腐烂,每年割草2~3次。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生草果园,8月份以后不要再进行割草,以利于其结籽。实行生草制的头3年也可以不耕翻,以后隔2~3年结合补充有机质耕翻20~30厘米,使有机质达到下层土壤。
可结合起垄栽培施有机肥,果树定植前先对果园土壤施入足量的、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每亩施8立方米以上,之后每亩再施入18%的过磷酸钙150公斤,均匀撒在果园地面上,耕翻深度15~20厘米。然后测出植树线,在行距4米的情况下,把中间宽2米、厚15~20厘米的表层土翻到两侧,形成高30~40厘米、宽2米的垄。再从垄的中间植树,行间生草,垄上覆盖。
2.化肥(包括大量元素)
可采用树下多点坑施法,每坑50克左右,均匀分布于树冠之下,施肥坑间距30厘米,距树干50厘米以外,树冠垂直投影以内。也可撒施到树行间,用拖拉机浅翻10~15厘米。分别在3月、6月、9月各施1次,或一次性施用缓释型的均可。
3.中微量元素
要配合施有机肥,全园普遍施用,如果仍然有缺素症状的,可以有针对性的定点施用。对有机质丰富的果园,只根外喷肥即可满足微量元素的需求,一般微量元素盐类化合物生长季节喷施浓度为500~1000倍为宜,萌芽前浓度50~100倍。夏季要避开上午11时到下午4时之间的高温时段喷施;铁、锌等肥料可使用有机酸络合类型,减少肥害发生。
4.生物菌肥
可于秋季施有机肥的同时,撒开浅翻与土壤混合均匀。在腐熟沤制有机肥时掺入生物菌肥,可起到加速腐熟,增大肥效的效果。
施肥一定要配合浇水,水不仅是果树必需的生长要素,而且是使肥料溶解被果树吸收利用的溶剂,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勿使果树过度干旱。
果树全营养 “四肥” 调理技术(下)的实用技术有哪些?推荐知识
7800有780个10,7800有78个100,7800有7800个1。或者说7800是由78个100组成,7800是由7800个1组成,7800是由7个1000和8个100组成。 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由10个计数符号组成,包括0、1、2、3、4、5、6...
东湖绿道从梨园广场入口较好。 从梨园广场出发的优势是离沪湖路最近,地铁站、停车场、共享单车等交通便利。你可以沿着湖走得尽可能远,因为东湖太大了,一次看不完所有的景点。据了解,全程从东湖出发28.7公里,一次游览后慢跑约4.5小时,步行约一天。 东湖绿道...
东湖绿道24小时开放,是全国第一条绿色景观大道,公交、地铁8号线直接进入景区,免费哟。市民为欣赏东湖的美景,或骑车或步行,游人穿梭其间,欣赏湖光山色,夕阳余晖,湖水倒影,美得美不胜收。如果你有幸来到武汉,绿道这个地方非常值得一游,一定会流连忘返。...
东湖景区将对部分游客集中的区域和时段实行预约流量控制。具体控制范围为:东湖绿道、湖中路、湖三路、乡村路、东湖洛岩塔景区、东湖磨山。 由于疫情,不可能预约来限制人流。说白了,它不会让你去东湖绿道。...
在当前大流行期间,需要预约。您可以关注武汉旅游码微信小程序-选择行程-点击按地区选择-武昌区-东湖绿道-选择日期(添加预订信息)并提交,完成的订单可以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果树全营养 “四肥” 调理技术(下)的实用技术有哪些?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畜禽养殖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畜禽养殖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畜禽养殖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shichangquan.com/article/6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