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经济作物
  3. 种植蜜柚想要品质好 这一些要知道

种植蜜柚想要品质好 这一些要知道

简介:关于种植蜜柚想要品质好 这一些要知道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经济作物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蜜柚是一种我们经常可以吃的水果。它营养丰富,味道酸甜可口。许多人喜欢它。让我们来谈谈种植蜜柚的一些关键技术。

1.柚子园的建立

选择防风、防晒、水源丰富、土层深厚肥沃、园地等高阶地的砂壤土地区建园,种植间距3m× 3m,种植方式宜为三角形。蜜柚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只要新芽成熟老。

2.选择壮苗

选择根系发达、生长旺盛、一年生的嫁接苗进行种植。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苗木能快速恢复生长,树冠形成更快。

3、合理修剪,正确环剥(切割)

(1)修剪原则:疏枝,少剪树冠外的枝,多剪树冠内的枝。

(2)修剪时间:幼柚树一般修剪两次,即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结果柚树一般修剪三次,即春季、夏季和冬季,春季在2-3月,夏季在5-7月,冬季在10-11月,采摘后半个月。修剪方法:不要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要注重疏干外围枝条,密冠可采用“开天窗”修剪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控制树冠,促进内部枝条的萌发,避免因大剪切而减产。内部分支应切断多余的分支、枯枝、害虫分支和弱枝。对于不开花或开花较少的柚树,在9月下旬采用环剥和环剥的方法。环剥(切割)方法是:环剥直径大于6厘米(1厘米宽)的树干或主干,或环剥至木质部的深度。处理后的伤口用20 ppm 2,4-D 800倍甲基硫菌灵处理,不会对树的活力和产量造成不利影响。采用环剥(割)法可以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增加花量,保证产量。

(4)扩大穴孔,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立地条件的重要措施是早熟、优质、高产的基础。穴扩和土壤改良一般在种植后第二年开始,第三年效果最好。具体方法是在树冠滴灌线下两侧对称开挖60-70厘米深、40-50厘米宽的沟渠,填一车绿肥和一车烧过的土,1.5公斤金科德中微量元素肥料(专利产品),适量石灰和表土,分层施用,压实改良土壤。

5.科学施肥提高质量

施肥方法:采用环形沟施,根据“秋施基肥,慎用催芽肥,保果强果肥结合施用”的要求,全年施肥3-4次。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磷钾肥施用较多。催芽肥料厂从二月底到三月的前十天施用20-30公斤猪粪。保果肥主要施于根外,喷施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6月底至7月初10天向壮果肥植株施用20-40公斤猪粪,向摘果肥植株施用40-60公斤稳定肥和200克磷肥,摘果前后施用0.5公斤磷肥,一般在12月份。

6.合理疏果套袋

首先去除发育不良的畸形果、小果和病虫害果,挂果量一般优于叶果比(160-200): 1。疏果定型后,幼果长到100-150克,横径约5厘米时,装袋。

这些是种植蜜柚的建议。你应该知道你想种什么。

(第一农业经济组织)

种植蜜柚想要品质好 这一些要知道推荐知识

沉木泡了两年还是黄水

木黄水沉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种是木质素物种含有发色团,另一种是木质素物种含有提取色素、树脂、单宁和其他色素生产者。在使用沉木的养鱼朋友经常会遇到一块形状不错的沉木下水却污染了一水箱水的情况。 鱼友们通常采取浸泡或蒸煮的方法来处理沉木,可以发现经过一段...

出国留学 去广州面签时 面签官会知道你的学历专业吗

1.你的目的或计划你的财务状况。实际上对于签证官来说,你的主要想法是关键,因为,如果是一个真正的旅游或商务签证官,你会知道的。你可以去美国吗?如果你不会说英语,美国没有计划,资金不足,别人怎么能相信你?穿着得体是可以的。...

郑州暖气可以只开一个月吗

可以,但用户需要携带身份证、房产证等材料和证明到当地供热公司办理供暖停运手续。具体材料和操作步骤,请咨询当地供热公司客服人员。 采暖系统一般要求按照严格的规定进行设计和安装。如果用户随意改造和更改,则会导致供热系统的运行条件发生变化,使管道中的水力不平衡,...

1997年的一元硬币现在值多少元

1997年的一元硬币现在值“一元”。1997年也是90年代中期的第七个年头之一。今年已经过去25年了,今年也是中国传统农历的定丑年。大地的枝头是大地丑陋的一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种植蜜柚想要品质好 这一些要知道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经济作物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经济作物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经济作物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经济作物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shichangquan.com/article/8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