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技术】广东柑橘衰落!一村砍树十万!都是因为木虱!怎么防控?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畜禽养殖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前几天学农君发了一篇来自果农的投稿引起了无数果农的激烈讨论 其中关于富川砍树的部分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原文是这样的:
在贺州富川县,去年一口气砍了三千多亩柑橘树,按照最低密度一亩种30棵算,这一砍至少砍了十万棵柑橘树!看着就让人痛心,而当学农君查了一下资料之后,发现这三千亩仅仅只是一个村砍的……
本来以为三千已经算多了,结果在留言里面,还有果农爆料了更触目惊心的数字。
砍树一万亩以上,算起来至少三十多万棵柑橘树,而造成这个情况的主因就是黄龙病!而除了富川,十年前鼎盛一时的广东柑橘产业衰落也与黄龙病有关!
为什么那么严重?因为黄龙病不可治!虽然打针可以缓解黄龙病,但是不能根治,稍不注意就会传染并危害整个果园,那么得了黄龙病的树怎么办?没办法,只能砍!
这也就是为什么富川一口气砍了那么多柑橘树,因为没办法,如果不砍,只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我们是不是对于黄龙病束手无策了呢?其实不是的!虽然黄龙病不能治,但防黄龙病却并不难!因为黄龙病的传播途径很单一——只能通过柑橘木虱,也就是说控制了柑橘木虱,就能有效控制黄龙病!
一、防木虱很重要防控黄龙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三板斧——砍病树、防木虱和用无病苗。其中砍病树属于病后处理,而用无病苗属于栽前的准备,更多的时候我们果农能够着手的还是防木虱。
那么,怎么防木虱最有效呢?学农君从谢秀挺老师专门为天天学农开设的课程《木虱防治新技术的应用》里面翻出了老师多年的研究资料!
1、推荐用药对于果农来说,控制木虱最方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喷药,在这里谢老师用他5年里做的几百次实验,选出了木虱最佳用药方案,同时也发现了喷药后木虱仍能回来产卵。
因此他推荐配合使用矿物油,并推荐一次梢两次打药法,按照如下方法,可避免上述情况出现。
第一次用药在新梢0.5-1公分的时候进行,可以选用速效农药如:
2.5%联苯菊酯1000倍; 51.5%毒死蜱1000倍; 52.5%氯氰·毒死蜱1000倍等。第二次用药的时间根据季节有所不同,春季的时候是第一次用药后的12-15天,夏、秋两季是第一次用药后的7天,第二次药选用持效性好的农药如:
20%噻虫胺3000倍; 25%噻虫嗪2500倍等。2、谢老师提醒:
一般出一次梢需要打两次药; 如果木虱严重的果园,药剂需要和矿物油200-300倍混用(花期慎用),矿物油可以趋避产卵; 药剂注意轮换使用,打药的时候要打全面,树干、草丛都不要错过; 除了药物防控,采取全方面的措施可以达到更好的防控效果。 二、全年防治方法 1、烟草防治老师经过多年实验,发现在柑橘地里套种烟草,可以有效防控约最高70%左右的木虱。
虽然大家诱杀虫害的时候,都觉得黄板好用,但是谢老师通过实验证明“绿板比黄板更有效”。
3、其他方式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做好检疫、清除寄主植物、设置隔离带、地面覆膜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提升防控效果。
【特别声明】本文由天天学农学农君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素材源自网络,仅作为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农业种植技术】广东柑橘衰落!一村砍树十万!都是因为木虱!怎么防控?推荐知识
都是依阳王朝故意留下的。 西楚复辟是李阳朝和曹长卿共同推动的,双方都心知肚明。 如果溧阳王朝想要继续统治下去,有几个问题必须解决。第一个是官僚制度,它的背后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小官员集团和封建庇护。张巨鹿的改革打破了封建庇护的垄断。其次,皇族之争,国家之...
一朵花,一个世界,一片叶子,一个菩提,意味着意识和智慧。用来表示人们从睡梦中突然醒来,突然觉悟,闯入彻底觉悟的道路,认识真理,达到超然超然的境界。...
英国人和美国人都可以…去哪里上学,你首先要考虑的是你的托福、GRE等成绩,你参加过这些考试吗?比分怎么样?你也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慢慢来,一步一步来...
国家建设廉租住房的原因:让那些居住在城镇、因各种原因买不起商品房、房改、租公租房的人有地方住。一个月几十元的房租就能住上几十平米的房子,解决一家人的生活问题,这无疑是城市贫困户的福气和福音。 廉租房的定义 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区别 1.不同的表现形式 ...
西安经汉中至成都的铁路于2010年11月开工建设。 0...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农业种植技术】广东柑橘衰落!一村砍树十万!都是因为木虱!怎么防控?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畜禽养殖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畜禽养殖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畜禽养殖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shichangquan.com/article/86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