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玉米种植
  3. 甘蔗套种玉米技术要点,甘蔗地套种技术

甘蔗套种玉米技术要点,甘蔗地套种技术

简介:关于甘蔗套种玉米技术要点,甘蔗地套种技术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玉米种植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常见问题】甘蔗套种玉米技术要点    图:甘蔗种植   【专家解答】   一、因地制宜,选择蔗田。   蔗田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甘蔗和玉米能否高产、稳产,玉米叶面积系数大,水分需求多。因此宜选有一定灌溉条件的田地,要求土壤肥沃,氮、磷、钾含量高,有机质含量高,PH值适中。   二、选用良种,适时早播。   玉米宜选用早熟、矮秆、株叶紧凑,抗倒伏,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的杂交品种或本地早熟糯玉米。甘蔗宜选用新台糖系列及69/421等良种。甘蔗亩下6000芽以上,最终有效茎5500条以上,亩产量5~7吨。甘蔗下种后,及时播种,玉米出苗日平均温度在10℃~12℃以上。云南等地2月后气温稳步回升,应在3月中旬完成播期。在适宜条件下,玉米越早播,产量越高,且成熟提早,对甘蔗影响越小,易获得甘蔗、玉米双丰收。实践证明,全膜覆盖能提高地温,保水保肥、宜用4米宽的地膜全田覆盖,拉紧压实,促进甘蔗及玉米早生快发。宿根蔗间作玉米,应在甘蔗收获后,及时清洁蔗园,松蔸,施足基肥,盖膜后播种,后期管理与新植甘蔗相同。   三、隔二间一,合理密植。   合理种植密度能促进个体与群体协调生长,并能兼顾主次作物互利互补。甘蔗间作玉米,行行间作,虽玉米单产高,但影响甘蔗产量,总体效益不好。甘蔗地隔二行间作玉米,不影响甘蔗、玉米生长、中耕施肥、培土,对甘蔗产量影响不大,整体效益比净种甘蔗高。甘蔗行距90厘米,采用隔二间一方式,塘距50~60厘米,每塘2株,保证玉米每亩1200~1500株。   四、施足基肥,及时追肥。   下种前,重施底肥,亩施细碎有机肥1500~2000千克,加尿素20千克,普钙60千克,硫酸钾20千克作种肥。在玉米4~5叶时可追施速效氮肥作提苗肥,拔节开始时,茎叶生长迅速,需肥量剧增。结合中耕锄草,亩用尿素20千克,普钙40千克,碳酸钾10千克作拔节肥,增强抗倒、抗旱能力。   五、及时收获,拔秆翻压。   玉米成熟,及时摘苞,拔秆,结合甘蔗追肥,把玉米秆翻压在田间,并进行大培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保持土壤疏松,增加保水抗旱能力,对增强甘蔗生长后劲,提高单产有良好作用。   【小编总结】   甘蔗套种玉米是以甘蔗种植为主,套种玉米,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以减少杂草的危害,对于作物是有好处的。第一农经小编在本文中给您介绍了甘蔗套种玉米技术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农经整理)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甘蔗套种玉米技术要点,甘蔗地套种技术推荐知识

驻马店鹏宇集团怎么样

驻马店鹏宇集团成立于1997年10月。鹏宇集团主要致力于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秉承“诚信、团结、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培养了一支团结务实、敬业、开拓创新的管理团队,“诚信鹏宇卓越人居”的理念...

芳飞剪发网为什么会存在

打着“前沿美发”和“制作专业美发视频”的幌子,实际上,他们在没有得到被剪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拍摄并销售迎合小众爱好的“剃毛”视频,甚至出售剪下来的头发。这条产业链可能已经存在了十多年。...

电子资料是什么意思

0 电子数据在载体、容量、传输和使用等方面都比传统的以人工和机械为主的数据形式有了飞跃。...

satisfy怎么变形

过去式:满意的 过去分词:满意的 现在分词:令人满意的 第三人称单数:满足 名词:可满足性 形容词:可以满足的 扩展数据 She'sneversatisfiedwithwhatshe'sgot. 她对所得到的从不满意。 Sh...

朗基集团是上市公司吗

它不是一家上市公司。 朗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12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地址: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高新区吉太路33号203栋。是成都朗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前身为朗基利邦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朗基利邦投资有限公...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甘蔗套种玉米技术要点,甘蔗地套种技术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玉米种植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玉米种植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玉米种植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玉米种植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shichangquan.com/k59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