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简介
简介:关于十大元帅简介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养车用车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据统计,10位元帅中有7位直接或间接参加了南昌起义: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陈毅、林彪、叶剑英。 朱德 0 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他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司令员。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兵团上校、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3年春,他和周恩来指挥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在长征途中,他们坚决反对张国焘分裂红军、叛党的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后改称第18集团军,任总指挥)总司令。他们前往山西、察冀、鲁豫等省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0年冬,他提出了“南土湾政策”,为大规模生产运动的发展和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1月至1955年5月,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59年4月任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第一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八一一等勋章、独立自由一等勋章、解放一等勋章。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德华,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领导人之一。 1916年,他加入湖南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大讲堂,1923年毕业,任湘军连长。1926年,他成为营长。不久,军队改组为国民革命军,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冬天,他被任命为代理上校。1928年1月,他成为该团的团长。同年4月,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他毅然选择了革命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与滕代元、黄公略一起领导平江起义,成立红军第五军,任司令员。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留在井冈山作战。1930年6月,他成为红军总司令。1931年11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参加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的指挥,在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1934年1月,在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卢岳率领他的部会参加了长征。红军一军和红军四军会师后,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9月,任陕甘红军军长。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直罗镇战役。1936年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历任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等职。他参加并指挥了东征和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司令(第18集团军副总司令),协助朱德指挥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拓华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秋,他组织发动了华北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解放战争期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后改称第一野战军)司令员、政委。离开延安后,他指挥3万大军在陕北与23万敌人作战,连续取得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主要进攻。在战略决战阶段,领导解放了西北五省。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1950年10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经过五次著名的战役,它粉碎了美国对朝鲜的攻击,迫使美国签署了停战协议。1952年回到中国,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和常态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上,由于他在反对大跃进和人民共产主义方面为人民辩护的“左倾”错误,被错误地批评为“彭、张、黄、周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他被解除了国防部长的职务。1965年重返工作岗位,任“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遭到诬陷和残酷迫害,并多次遭到毒打。1974年11月29日逝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 林彪 军事家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毕业后,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他参加南昌起义。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起义军与朱德、陈毅一起转移到福建、广东、江西和湖南边境。1928年1月,他参加了湘南起义。同年4月,他随部队上井冈山,历任红军第四军营长、28团团长,参加了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月随军进军赣南、闽西,3月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930年6月任红军第四军司令员。1932年3月,任红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员(后称司令员),率军参加长沙、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重要战役和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多次以司令部指挥为主要进攻任务。1934年10月,率领红军第一军开始长征,参加了突破国民党军四个封锁、强行渡吴江的行动。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会议后指挥司令部参加了四次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夺取泸定桥等战斗。同年9月任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到达陕北后,他率军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名为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后任政委。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115师师长,率军赴华北前线,与聂荣真共同指挥平型关会战。1938年冬天,他去苏联治病。1942年2月返回中国。抗战胜利后,历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与罗荣焕共同指挥了三峡以南四平、新开岭、四宝林等重要战役和解放整个东北的辽沈战役。1948年底率军过关,与罗荣焕、聂荣臻共同指挥平津战役。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湘赣、恒宝、粤桂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他被任命为元帅。“文化大革命”期间,它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佐等人结成反革命集团,与江青反革命集团勾结,有预谋地诬陷和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图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暴露后,他于9月13日乘飞机逃离,并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杜尔汗地区死于飞机坠毁。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给予他开除党籍的处分。1981年1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群体性案件的主犯。 刘伯承 刘伯健,1892年生,四川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普通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党。辛亥革命期间,他参军参加了反北洋军阀的卫国法战争,历任连长、旅长、旅长等职。他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期间,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军长、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他参加并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长。留学苏联后,先后就读于高级步兵学校和沃伦芝军校。他于1930年回到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事委员会书记,红军学校校长、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锋队司令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红军大学副校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也是中西援军的指挥官。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第十二师、第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期间,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政治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总监察部部长,现任高级军事学院院长、政治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一、二、三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4月起任第二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职务。1982年后,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他辞去了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职务。他曾任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至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 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军衔。他被授予“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 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他长 贺龙(1896-1969),原名文昌,字云清,湖南桑植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党。曾任原国军总司令、湘西国军营长、靖国军军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编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第9军第1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1927年8月,他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司令。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员,中共湘鄂旧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司令员、红二军司令员,红三军司令员,红二军司令员、红六军司令员、湘鄂川黔革命委员会主席、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军第二集团军司令员。1935年,他领导了长征。 抗战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十二师师长、十二师二十年代军政委员会书记,带领部队开拓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任河北省军政委员会书记、中央司令部司令员。1940年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晋西北军政民政联席委员会主席。1942年赴延安,任陕甘宁石尼绥远联防部队司令员。1945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任晋绥军区司令员、晋绥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西安军控委员会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任国家体育委员会主任。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育委员会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6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 1969年6月9日逝世,享年73岁。 陈毅 1901年出生,汉字阿宽。四川省乐治县。1919年,他去法国勤工俭学。他于1921年回到中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于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他在武汉中央军校任政治干事。同年,在南昌起义中任第11军第25师73团政治指导员。他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历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党组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2师党组代表兼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政治部主任兼军委书记,红军第6军、第3军政治委员。中共江西西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司令员,江西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西部军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办公厅主任。长征结束后,红军留在江西苏区,在南方领导游击战争达三年之久。 抗战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司令部司令员、苏北司令部司令员,新四军代理司令员、司令员。 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副司令员、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 0 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军衔、8月1日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 1972年1月6日,他因肠癌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罗Ronghuan 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湘赣边境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历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团特连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1师31团营党代表,红军第4军政治委员,红军第1政治部主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党组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党组书记。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督察员、动员部部长,红军第八军政治部主任。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红军大学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参加过长征。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1师政治部主任、政委,山东军区司令员、政委,中共中央山东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期间,历任东北民主盟军副政委、东北军区副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第四野战军第一政委,中共华中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中南军区第一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总干部管理部主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一、第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他被任命为元帅。 他于1963年12月16日去世,享年61岁。 徐向前 1901年生,原名徐向谦,字紫荆。山西省五台县。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第六旅教官、参谋、副旅长等职。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政学校校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工人起义中担任红卫兵第六营长。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历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党组代表、参谋长、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31师副师长。红军第一集团军副司令员、师长;红军第四集团军参谋长、司令员;红军右军司令员;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八路军第12师、第9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部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山西、河北、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第一兵团(后改称第十八兵团)司令员、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第一届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他被任命为元帅。 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聂荣臻 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1922年,他加入了在欧洲的中国青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他去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他去苏联留学。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书记、政治辅导员。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委军事委员会特别委员,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后,他被派往上海,帮助周恩来把工人纠察变成秘密活动。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部参谋长,作为第11军党的代表,参加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 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他曾担任中国共产党前敌人的军事委员会书记。1929年8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兵团总政治部副部长、政治委员等职。1932年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并率部参加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11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山西察冀支部书记,军区司令员、政委。解放战争期间,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政委,中共晋察冀军区中联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副参谋长,平津津冀警备区司令员,现任北平军事管理委员会主任、市长。1949年,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理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6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他被选任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7年和1982年,先后当选为十一届和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978年任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职务)。他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至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军衔。他被授予八一奖章、独立与自由奖章和解放奖章。 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叶剑英 1897年4月28日出生,原名叶益伟,字苍白。来自广东省梅县。1917年,他进入云南武馆。参与黄埔军校筹建,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师长,后来担任第四军参谋长。他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率领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任军区副司令员。1928年他去莫斯科学习。他于1930年回到中国。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长,中央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红军第一军总参谋长,西北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红军第一军总参谋长,工农红军红军学校校长。瑞金警备区司令员,闽赣军区司令员,闽健军区司令员。曾参加长征,任敌前总司令部各纵队司令员、参谋长。来到陕北后,他参加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工作。抗战期间,任八路军参谋长,配合周恩来在国民党控制区进行统战工作。1941年2月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北平军控委员会主任、北平市市长等职。1946年任中国共产党驻北平军事调整办公室执行部首席代表。1948年12月至1949年8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东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广州军控委员会主任,广州市长、市委书记,华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华南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代理书记。1949年10月,当选为中苏友好协会代表大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49年12月—1953年1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4月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9月至1954年7月,任广东省政府财经委主任(兼)。1953年1月,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9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监督部部长。1958年3月,任军事科学院首任院长兼政委。1959年4月至1965年1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65年1月,当选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5年1月,他成为国防部长。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83年辞职)。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还曾担任中国渔业协会名誉主席,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届至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解放军)代表。 1985年9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同意辞去中央委员职务,同年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 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他被哥伦比亚众议院授予民主大十字勋章。 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十大元帅简介推荐知识
钢结构跨度12米脊高多少跨度为12米的房屋,屋脊高度至少要达到1950毫米左右。 一般情况下,还需要计算屋面的坡度,高度要求比较严格。如果高度未达到相应的设计高度,则屋顶可能不符合承重要求,并可能出现倒塌。另外,最好了解需求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顶板的高度可以设计在1~2米左右,具...
澳洲留学选校要综合哪些因素考虑在选择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学校时,看学校的排名是很重要的,但是排名并不是选择学校的唯一标准。申请澳大利亚留学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记住,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一、毕业率 相当多的学生正拼命地想“考够”澳大利亚排名靠前的大学,比如八大大学(BigEight),尽管有...
阁楼钢结构瓦楞板的做法根据loft设计图纸,对场地进行定位布置,确定预埋位置的尺寸和需要拆除灰泥的位置范围。 锚固预埋件用化学螺栓固定在原结构上。对主钢梁端部预埋钢板的结构表面进行打磨找平,其他未找平部位根据情况进行处理。根据预埋件的设计位置,对原结构进行错开加固,钻螺栓孔并清...
钢结构安全例会简短发言我很高兴在这次钢结构安全例会上发言。这次钢结构安全例会对我们做好钢结构安全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同志们在钢结构安全例会上取得更好的收获。我希望我们在钢结构工作中有更好的收获...
商誉比例超过50%说明什么如果商誉比例超过50%,则表明企业并购溢价较高,因为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所支付的并购对价超过了被投资主体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形成商誉。商誉的本质是对企业未来的预期,如果预期对公司有利,那么所支付的溢价就会高。唐钰可能会超过并购总价的50%,当然,商誉越高,...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十大元帅简介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养车用车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养车用车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养车用车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养车用车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shichangquan.com/ycyc/3111320.html